CS拔尖班
Shin_Kungoo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
Shin_Kungoo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
参考2022年8月拔尖班相关资料编写
选拔拔尖班是于2022年成立于信息学部的特殊班级体系,其隶属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加入该班级的好处包括但不限于
在各种交换交流项目中具有优先权;
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不按照排名给绩点(关于绩点参考成绩评定方法),而是按照按照三级制给成绩;
项目化教学荣誉课程,且不按照排名给绩点,而是按照五档制给成绩;
因此如果有能力,一定要尝试参加——不论是保研还是出国都是利好。
计算机科学拔尖 2.0 基地(以下简称“基地”)首批选拔不超过 25 人,总规模控制在每届学生 30 人以内。
当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的全体选考物理的本科新生在入学后可 自主报名参加首批选拔(对转专业有限制的同学除外)。通过首批选拔的学生进入基地学习。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学生入选后可保留原专业,但其培养和管理由基地负责;其他专业的学生 入选后转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考核流程如下图所示。笔试考察学生数学逻辑与英语基础,考试形式为闭卷(获得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提高组省一等奖的同学可免于参加笔试)。根据报名人数与笔试成绩确定进入面试的学生人数,但进入面试的学生人数会严格控制在 50 名之内。通过笔试的学生与免试学生进入综合面试, 第一轮面试分组进行,按照面试成绩每组的前 40%进入预录取名单。第二轮面试考察每组面试成绩位于40%-60%的学生,并确定最终的预录取名单。
基地学生如有两门或两门以上专业课不及格,则直接退出拔尖基地。 学生也可主动申请退出拔尖基地。退出基地的学生进入其所在专业普通班学习(从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进入基地的学生回到原学院,其它院系进入基地的学生退到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其管理由相应院系负责,相应院系做好学生的培养方案衔接与课程替代。此外,基地学生如果受到违纪处分,直接退出拔尖基地, 同时按照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办法进行相应处理。
基地进行两次增补选拔,时间为每届学生的大一暑假和大二暑假,面向学校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同届本科生专业课绩点(包括英语及数学类课程)排名前25%的学生开放。 增补选拔考试包括编程测试、心理测试与综合面试三部分。对于增补进来的学生, 基地负责做好学生的培养方案衔接与课程替代,无法进行课程替代的课程需要增补学生进行重修。
总学分:139-143 学分。
公共必修课程 31-35 学分,按照学校教务处安排进行修读,其中英语类学分 6-10 学分。根据学生英语入学分级测试情况,实施分级教学;劳动与创造模块课程 2 学分修读要求也可以由学生完成 2 学分创 新创业学分冲抵。
通识教育课程 13 学分,为加强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学生应在“文化、审美与诠释”模块中选修至少 2 学分、“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课程至少选修 1 学分外,可在其余 5 个通识课模块中自由选修,具体参见《华东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手册》。
专业课程 95 学分,具体信息参见后面的专业课程修读建议。
建议学生在一、二年级选课每学期最高不超过24学分,每学期最低不少于 20 学分。三、四年级每 学期最高不超过 25 学分,除大四下学期以外,每学期最低不少于 15 学分。
学制:四年,最长修读年限:6 年(含休学)。学位;工学学位。
为培养学生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水平,学生应完成至少 4 学分的师生共研课程,修读途径:修读至少一门荣誉课程。
专业必修课:必修课为学生构建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集中安排在前两年,每门课 2-5 学分。必修课的考核规避学生间的竞争,按照三级制给成绩,即成绩分三级:优秀(A)、合格(P)、不合格(F)。但 对 A 的比例不做严格限制,只要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且成绩优秀,即可得到最高等级(A)。专 业必修课成绩在研究生推免考核中占较少比例。
荣誉课程:荣誉课程集中安排在后两年,提供多门,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每一门荣誉课程 10 学分,通常横跨两学期。对于每一位拔尖计划学生,必须完成一门以上荣誉课程才能毕业。荣誉课程采用项目制的学习模式,围绕单独领域,带领学生完成项目。在项目过程中,学生通过问题驱动的方 式获取知识。荣誉课程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最后的评价主要 考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展现出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力,采用过程性评价, 按照 A、B、C、D、F 五级制评定成绩。荣誉课成绩在研究生推免考核中占较高比例
专业选修课:选修课的目的是带领学生深入体验某一领域的知识或技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 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选修课的考核规避学生间的竞争,按照三级制给成绩,即成绩分三级:优秀(A)、 合格(P)、不合格(F)。但对 A 的比例不做严格限制,只要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且成绩优秀, 即可得到最高绩点(A)。选修课可以和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专业、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选修课合 并,但成绩单独评价。专业选修课成绩在研究生推免考核中占较少比例。
专业课总学分要求:95 学分,其中必修课 65 学分,荣誉课和专业选修课共 30 学分。
大一上
线性代数
3
大一上
计算机数学分析(上)
5
大一上
程序设计
5
大一下
计算机数学分析(下)
3
大一下
数据结构
3
大一下
计算机系统
5
大一下
离散数学与算法
5
大一暑假
应用编程设计
2
大一暑假
设计思维
2
大二上
操作系统
4
大二上
计算机网络
3
大二上
概率与统计
4
大二下
数据管理系统
4
大二下
编译原理
3
大二下
人工智能基础
4
大二暑假
云计算系统
2
大二暑假
软件工程实践
2
大四下
毕业设计
6
每一门荣誉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每年开设一次。荣誉课程要求学生在完成 90%的必修课之后才能选修。 专业选修课允许学生在大二起开始选修。
荣誉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可被划分为四个大领域,分别为:基础软件、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交叉前 沿。推荐学生根据兴趣集中选修一个领域的课程。
以下为拟安排荣誉课程和选修课程,每年会根据师资配备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设计一门编程语言
10
实现一套数据管理系统
10
构造一架无人机
10
分布式系统
3
数据库内核实现
3
嵌入式系统
2
软件系统优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