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基础篇&进阶篇
uniecho1
一、XCPC 与 OI 的区别
我们首先要认识到 XCPC 与 OI 的区别所在,才能更好地利用 OI 经历为我们打下的基础。
XCPC 更侧重于思维能力: CCF 为 OI 指定了考察大纲,有明确的学习内容与指导,OI 的题目基本都围绕这些学习内容展开;而 XCPC 的题目可谓是无所定型,很多时候甚至根本不涉及算法与数据结构,只考察思维能力,如同某些见鬼的证明题——想得到就轻而易举,想不到就是牢底坐穿。
XCPC 有即时反馈:XCPC 允许在比赛中提交并查看评测结果,选手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但是 XCPC 不存在部分分概念,这对解题思路的完备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XCPC 以三人小队为参赛单位:一般情况下,选手会与另外两名队友共同参赛。因此,选手不一定需要独当一面,而是可以与队友进行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XCPC 可以携带纸质算法模板:好消息是再也不用背又臭又长算法模板了;坏消息是人家都不怎么考算法的,就爱考人类智慧题,真正能用到算法模板的题光是思维部分就已经够人喝一壶了。
二、如何利用基础带来的优势
Q1:基础带来的优势是什么?
我认为是时间。
你已经提前学习了许多数据结构与算法,做过了许多题目,这是你时间长度上的优势。你的 OI 经历为你带来一套自己的算竞学习方法论,你拥有着更好的学习方法与更高的学习效率,也能自主规划学习的内容,这是你时间密度上的优势。
Q2:那么你想要利用它获得什么?
如果你想要在算竞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那么你需要复利效应,在算法竞赛上投入更多的时间滚雪球是最优选择;如果你觉得稳步前行就好,那你可以高效完成训练内容,将节省出的时间用于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儿。
三、滚雪球的可行操作
利用竞赛平台大量参与高质量的比赛:比赛本身对于赛场能力提升的帮助很大,而赛后补题的过程则会提升思维能力、拓展知识面。顺便一提,建议不再主动学习大量新算法,而是在参与比赛遇到因为不会其算法而无法做出的题时再在赛后学习其对应的算法。曾经ECNU 要求集训队员至少有CF 1800分的水平才能正式参赛,可以以此为参考进行练习。
尽早找到你的队友,并进行集体训练:如果你相信自己的眼光与领导能力,那么可以“挑选”你未来的队友,主动与他们联系,并提前进行一些集体训练;可以用历年 XCPC 真题以及牛客多校、杭电多校来进行模拟赛。值得一提的是,你与你的队友们一定要有共同的且都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同时需要一个人主动承担leader这个角色来进行push,否则这支队伍很难出成绩。
与学长学姐们
勾兑交流:经验这东西是很宝贵的,而有些经验只能通过交流在不经意间获得。大部分学长学姐会因为你有基础而进行更深入一些的交流,这往往会带来不少益处。整理解题思路与算法模板:定期进行总结与清理是十分重要的。有意识地整理解题思路与算法模板并归档,能很好地进行自我巩固,同时也能为日后参赛提前做一定的准备。
四、赛季安排
一般来说,XCPC 的赛季从一年的下半年开始,在此期间举行网络赛、区域赛,筛选出优秀的队伍(一般而言,优秀指区域赛金牌或银牌靠前),然后在次年的上半年进行 ECfinal / 全国总决赛。此外,如果有幸出线进入了 ICPC World Final(区域赛前三,ECfinal前五),那么在这之后还可以(前往国外)与世界顶级选手同台竞技。
ps. 在此之外还有XCPC省赛与邀请赛,似乎是用于分配区域赛名额,一般在五六月份举行。不过笔者未曾参加,因而略过。
ECNU 的XCPC队伍一般会在暑假到10月份期间进行集训,在此期间参加CF(个人赛)以及杭电多校、牛客多校(团队赛)并根据rating及学生特点不断调整组队、进行磨合。之后便是各支小队自主安排训练、参加自己报名区域赛。在这之后,往往少数队伍能够获得决赛资格并进行进一步训练,部分队伍会为下一赛季做准备,而另一些队伍则会有队员退役,面临重组问题。
五、其它杂项
写一写个人博客与队伍博客(可参考EOJ WiKi): 这是总结与清理的衍生,可供自己复习,也可供其它人参考。
有条件的话可以参与验题与命题的工作:可以更好地理解出题人脑子里在想一些什么,从而在赛场上更高效地解决题目,同时命题本身也能锻炼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与思考的完备性。
用自己的经验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毋庸赘言。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